我在六朝傳道

日日生

玄幻小說

山東濟州府,天氣炎熱。
暮色下太陽終於舍得下山,被烘烤了壹天的大地,才稍微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百四十壹章 傳音

我在六朝傳道 by 日日生

2023-10-25 22:28

  “釋迦被囚,凈土無佛,佛門弟子,皆應向西,殺滅假佛,迎回如來。”
  大唐總持寺內,所有弟子愕然擡頭,空中傳來這個聲音,比大鐘還能引人註意。
  這突如其來的傳音,讓整個大總持寺,如同死壹半寂靜。
  僧侶們有的懷疑,有的憤怒,有的迷茫,有的哀嘆……但是更多的是錯愕。
  大家無法理解,鎮日誦禱供奉的佛陀們,竟然是假的?
  傳音響了壹聲之後,便沒有了動靜,所有人都向主持那裏望去。
  神昉大師沈默不語,面對著洶洶而來的弟子,神昉宣了個佛號:“壹切等玄奘法師回來再說吧。”
  嘩的壹聲,本來想從主持這裏,得到消息是假的眾僧,無不嘩然。
  大家妳看我我看妳,恐慌開始蔓延……
  神昉看著弟子們的反應,心中長嘆壹聲,西方凈土的事,傳言由來已久。這次不知道是誰,竟然能用千裏傳音,而自己絲毫捕捉不到他的氣息,看來是了不得的大人物所為。
  難道佛門內戰,就此開始了麽?
  盡管知道早晚會有這麽壹天,但是神昉還是忍不住的畏懼,他想起師父法海禪師臨終前的遺言:
  若是有朝壹日,需要妳等為佛門而戰,最要緊的不是拼死壹戰,而是壹定要弄清楚是非對錯。為師最怕的不是妳們戰死,而是怕妳們為邪魔而戰。
  孰是孰非,神昉的師父法海也沒有弄清楚,他為此抱恨而終。西方凈土若是沒有被侵染,為何關於假佛的謠言壹直存在……
  神昉默默仰頭,心中暗道:師尊,弟子今日已經到了不得不戰的時候,可恨弟子學微識寡,天幸有玄奘法師在,其人佛學恢弘,精通大小乘經論,弟子願追隨玄奘法師而戰,求師尊保佑……
  此時,整個大地上所有佛門,都在用各種語言,傳這句話。
  幾乎是在壹瞬間,中原大地的六朝的寺院,西域高原的吐蕃的佛宮,東南的暹羅廟宇……
  所有佛門弟子存在的地方,都聽到了壹聲十分洪亮,而且沒有雜音的傳話。
  “釋迦被囚,凈土無佛,佛門弟子,皆應向西,殺滅假佛,迎回如來。”
  幾乎所有的信徒,都選擇了沈默,大家不相信,或者說不願意相信。
  有些高僧的態度,則更加曖昧,他們沒有站出來說話,對這件石破天驚足以動搖整個佛門的傳音,他們選擇無視,假裝沒有聽到。
  這種掩耳盜鈴的行為,很快引來壹些佛門後起之秀的反感,有人已經信了……
  佛門人心動蕩,玄奘也沒有這個心情繼續在正經門等待了,他很快返回長安,穩定局勢。
  這壹切都和李漁關系不大,他現在找到了另壹個大事,說出去都沒有幾個相信的大事,就是幫已經死了多年的“懿文太子”上位。
  若是有人現在去鬧市說這麽壹嘴,八成會被當成傻子。
  大明雖然有豪紳文官把持朝政,但是它有壹個好處,就是太祖朱元璋制定的規則下,皇帝的權力無限大。
  只要控制了皇帝,可以毫不費力地剝奪豪紳文官的既得權力。
  所以盡管三楊長期主政,但是皇帝壹道聖旨,就能讓他們回家,壹旦卸任,他們將再無任何影響朝政的本事。
  宦官也是壹樣,因為新君朱祁鎮寵信王振,所以他有這麽大的權力,甚至可以隨意安插內閣大學士。
  但是只要朱祁鎮壹句話,就能剝奪王振所有的權力。
  這是太祖留給子孫的壹個遺產,讓皇帝可以高高在上,平衡朝中的權力。
  可惜被朱祁鎮用歪了。他只是壹味地任人唯親,重用自己的大伴,但是卻沒有想到制衡。
  他還是個孩子,太皇太後本來可以出面,但是金陵士紳的介入,讓她的人都被清理了,三楊不加反抗集體下野,讓太皇太後也失去了掌控局勢的能力。
  李漁和於謙的身邊,豎著壹塊木板,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人名。
  李漁把下面的幾十個全部抹去,說道:“擒賊先擒王,殺了這幾個,余下的不足為慮。”
  “東廠西廠,歷來是高手如雲,更何況還有錦衣衛……”徐輝祖憂心忡忡地說道。
  於謙點了點頭,指著木板上的馬順說道:“錦衣衛指揮使,是王振的親信馬順,此人乃是飯桶壹個,全靠與王振關系好,才壹步登天。錦衣衛上下,多有不服,我看可以策反。”
  李漁搖了搖頭,說道:“馬順……能不能壹道策反?”
  所有人都朝他望來,面帶詫異,李漁笑道:“既然這廝是個飯桶,料想也沒什麽骨氣,只要我們許以重利,策反了他,如此壹來,便能出其不意。”
  “馬順乃是王振親信,他們現在春風得意,我們拿什麽策反他?”於謙頗為心動,但是仔細想了想,還是搖頭反對。
  李漁手指壹動,懸空浮起壹個葫蘆,散發著濃郁的藥香。
  “這個呢?”
  在場的人眼色壹亮,這就是仙丹?
  別說馬順了,他們自己也想要幾顆。
  李漁收起葫蘆,說道:“我就不信,控制不了他。”
  其實他還有壹個殺手鐧,就是無字玉璧上的功法,能夠控制人的心神。
  但是李漁不想用,這個功法十分邪門,不到萬不得已,李漁不打算使用。
  於謙說道:“既然如此,就勞煩道長了。”
  朱標看了壹圈,心中暗暗點頭,他雖然仁義,但是絕對不傻。
  眼前這些人,看似十分落魄寒酸,只有三四個人,但是絕對能成事。
  大明的權力,從來不掌握在文官手裏,只不過經常被他們用手段攫取而已。
  文官豪紳把握的是地方,中樞壹直是皇權為主,而兵權是拱衛皇權的核心。靖難時候,四弟朱棣打進京城,地方上根本沒有多少反抗,因為他們無法抗衡中央。
  徐家,壹直掌管著五軍都督府,徐輝祖和他父親徐達,在軍中威望無人能敵。
  而自己只要被人認出來,就天然帶著正統的名分,大明朝除了已故的父皇之外,沒有人比自己更有資格當皇帝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