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八章:絕其苗裔,斷起後嗣
影視:從咱們結婚吧開始 by 宅系阿川
2024-6-22 09:13
應天
華蓋殿中
壹封奏折被老爺子丟在了禦案之上,他盯著下面的王宇。
“妳這小狐貍打的什麽主意,明知道朕禁止禁止給草原部族鍋、鹽、茶等物資,妳還給朕建議互市,今天妳說不個理由來,別怪朕要了妳的腦袋!”
王宇也不慌張,不緩不急的給老爺子解釋起緣由來。
原因有三。
壹則是可以通過控制和各個部族互市物資的量,挑撥草原大小部族之間的矛盾。
二則是通過對草原壹些小部族互市,減少他們因為資源匱乏原因,而不斷零星的襲擾大明邊關。
三則是王宇給草原部族準備了壹些“好東西”,相信草原各個部族會喜歡的。
“陛下!現在禁邊其實已經開了口子,草原那邊的物價遠遠高於大明,壹些朝中權貴和商人勾結,可是賺得盆滿缽滿啊~”
老爺子這事倒是也知道,甚至還知道王宇的舅舅張克儉也參與其中,但人無完人,招兵打仗,治理大明,總歸要這幫沾親帶故的人出力,他選擇睜壹只眼閉壹只眼。
老爺子壹番權衡之後,再次開口。“雖然這事有些漏洞,但規模不算大,但如妳所說,放開互市,這不是幫那些草原部族壯大發展嗎?”
王宇開口解釋。
“陛下!我大明各地的糧倉,儲存二三年以上陳糧,由於時間長容易變質,產生有害物質,基本都是低價賣給那些商人處理。
與其便宜了他們,讓這些商人以次充好的毒害我大明百姓,這樣還不如咱們平價賣給那些草原部族呢!”
老爺子壹聽王宇這話,不由得眼前壹亮,倒是有些動心。
那些草原部族的牧民,那就是頭人的奴隸,給壹點吃的能養活就行,他們哪會在乎手底下那群牧民吃的是不是陳糧。
總有人以為大明草原上的牧民可以是喝著馬奶酒,吃著烤羊肉的生活。
那妳可想錯了,草原上的各種牛羊是部族中大小頭人的私產,他們就是放牧的奴隸。
這些牧民連個帳篷都有不起,大晚上的只能和牛羊依偎著取暖,吃的是各種野菜野菜,頂多有時候,能吃到點頭人和戰士剩下的骨頭和湯。
不然妳以為大明三千營的那些蒙古雇傭兵,是怎麽來的,不就是在那些牛羊成群的頭人手下,吃不飽穿不暖的牧民,被朱老板這邊的待遇吸引,才投靠的大明嘛!
其實朱老板的待遇不算高,大明正兵的壹半而已,只有大戰前才有額外的賞賜,但架不住草原頭人那邊對自己人更狠,只給壹口吃的。
壹時之間,這些三千營的草原雇傭兵,都快把朱老板供起來了。
老爺子盤算著王宇這小狐貍說得也不無道理,這些兩三年的陳糧,低價賣給那些奸商,對方還不是摻和在新米裏賣給百姓,還不如用來給草原互市。
既收到了銀子,還變向的削弱草原人壹下。
“陛下!小臣還知道壹種加了鉛粉鑄成的鐵鍋、菜刀、餐盤、水壺的工藝,這些東西不易生銹還耐腐蝕,結實耐用,草原人壹定非常喜歡。”
鉛鐵合金作出的鐵鍋、菜刀等,可是王宇想托自家舅舅張克儉給草原人送的大禮物。
要知道鐵鍋容易生銹,但加了鉛粉,變成了鉛鐵合金,那可就不壹樣了。
加入鉛粉的鐵鍋,經過加熱之後,鉛會在鐵鍋表面形成壹層防銹鉛膜鍍層,不易腐蝕還耐用,可比單純的鐵鍋好多了。
當初羅馬人就是知道了鉛的這個屬性,可是愛不釋手,大規模流行起鉛制的餐盤和水管和生活用具。
“小狐貍!那按妳說,這可是好東西,為什麽要送去給草原人,而不普惠我大明百姓呢?”
老爺子看這小狐貍的笑容這麽自信,當然知道這其中肯定有問題。
“陛下!這加入鉛粉的鐵鍋雖然好,但長期攝入之後,會導致慢性中毒。”
雖然老爺子從未聽過慢性中毒這詞,但還是很快理解了這意思,擡手示意。“說說要多長時間發病,什麽病癥。”
“這鉛中毒可引起消化、神經、呼吸和免疫系統急性或慢性毒性損害……”
看著老爺子有些懵,王宇換了壹下說法。
“壹般3到6個月會導致人持續虛弱,長時間接觸,會導致腹癰、發癔癥、失心瘋、更會影響胎兒發育,活不下來,即使活下來也是傻子和容易夭折的虛弱嬰兒。”
老爺子即使是個掌兵之人,聽得王宇如此絕戶之謀,也是目瞪口呆。
腹癰這事老爺子可太懂了,馬皇後就是因為這個去世的。
在古代社會,腹癰這種病,那基本都是絕癥。
“陛下!這事無需咱們朝廷來做,小臣的舅舅張克儉,認識大同那邊的商人,剛好可擔此大任,只是這些器具的生產,微臣還希望交給工部手下的軍器坊來做,以免工藝流傳出去,毒害我大明百姓。”
看著王宇興致勃勃的把自家舅舅賣了,老爺子暗道這小狼崽子好狠。
以後要是草原人知道了這事,張克儉還不得被他們報復。
不過自古靠自己動手當皇帝的人,哪個不是心狠手辣之人,更何況,還是老爺子這種手握兵權的馬上皇帝。
“如此,這事朕會知會太子壹聲的,正好他整天就知道給朕哭窮,不知道修復順天的錢哪兒來,互市這事就交給他去安排吧!”
老爺子食指叩著禦案,想了想。“至於妳所說的賣給草原人加鉛的鐵器壹事,朕也壹並答應了,就交給妳舅舅張克儉專營吧!”
說完這句話之後,老爺子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。“可朕醜話要說在前頭,這批加鉛的用具,只許用於與草原人互市。”
王宇自然是拍著胸脯保證。“陛下請放心,這批加鉛鐵鍋、水壺、餐盤,我可以讓親信的族叔押運,確保草原人能感受我大明皇帝的深情厚誼!”
“哈哈哈!”老爺子笑了,這小狼崽子還真是合自己胃口。
只要能為後世子孫多爭十幾年的太平,造點小小的殺孽,又算得了什麽呢!
王宇告退之後,老爺子就白龍魚服出了宮,去雞鳴寺找那個神神秘秘的黑衣老和尚問問,這麽狠的小狼崽子,能不能留在大明了。
“陛下可知,司馬公曾說過,夷狄,禽獸也,畏威而不懷德……說起來可笑,前幾日瞻基帶那小子到我這裏打秋風,還在後山烤了兩只雞,我給妳小子摸過骨……”
最終黑衣宰相的兩句批語,加上壹陣勸解,讓老爺子放松了對王宇這個狼崽子的警惕。
壹個調皮膽大的小猴子,惹得老爺子發笑。
壹個狡猾的小狐貍,老爺子起了戒心了。
壹個又狡猾又狠辣的狼崽子,老爺子感受到了威脅。
壹個連自己舅舅都能拉住來頂雷的人,讓老爺子覺得很怕,特別是在這個講究親親相隱,子不言父之過的年代。
兒女要舉報犯罪父母,那可是忤逆之罪,要流放的
可怕要不是王宇是站在大明的立場之上,老爺子說不得當場要砍了他,除此後患了。
只能說王宇只是接受了原主的記憶,終究不是原主,按照現代人的思維行事,已經不自覺的在老爺子的鬼門關前走了壹遭。
雖然說老爺子傷不了他,甚至還能給老爺子見識壹下自己在這個偏現實向的世界無敵,但王宇讓大明展現出絕代風華的主任務,那可就是實打實的失敗了。
不過王宇最後也察覺了老爺子的神色變化,放棄了提議給草原人互市,提供大量礦物粗鹽的想法。
不管什麽計謀,雙管齊下,總歸能慢慢重創草原壹二……六七代人。
王宇的任務是要征服,讓領地上漢化人口大於對方人口的壹半以上,那只有壹硬壹軟兩種方式了。
硬的方式不用多說,就是用物理的方式,硬核減少對方的人數;軟的方式,則是通過控制經濟、教育、政策優勢,讓草原人自己慢慢漢化。
王宇提出絕戶計,順道把自己舅舅張克儉給架在了沒點火的柴火堆上,差點被老爺子忌憚。
要是王宇做了大明反賊,可就完不成任務了。
不過還好,那雞鳴寺的神神秘秘的黑衣老和尚,在不自覺的時候,給了王宇壹個助攻,打消了老爺子對他的芥蒂。
能打消老爺子心裏芥蒂的方法,永遠是另壹個更深的芥蒂,老和尚天天窩在雞鳴寺裏打坐,也不知道從哪搞來的消息。
“建文就在海上,妳去找吧!”
對於這個不戀名利黑衣老和尚姚廣孝,老爺子尤為信任,沒有計較消息的來源,當天回宮找來了內官監的鄭和,正式任命他為下西洋的正使太監,讓他名為宣撫海域諸國,實則找尋建文的蹤跡。
知道鄭和要出海之後,王宇托了太子朱高熾的門路,見了這位在華夏航海史上,寫下濃墨重筆的三保太監壹面。
王宇倒是對這位七下西洋,揚我華夏威儀的大英雄很尊重,躬身據手壹拜。“王宇!見過鄭大人~”
對面生得孔武有力,身材健碩的鄭和,自然知道太子朱高熾的這大內甥是誰。
畢竟從應天這兩天的小道消息來看,大出風頭的人,不就是太子朱高熾身後的朱瞻基和王宇兩人嘛。
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造反的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,事是老爺子暗中安排的,功勞則是給了王宇和朱瞻基。
“靖安伯!快快請起,鄭和壹個殘缺之人,當不得您如此大禮!”
王宇壹個無利不起早的人,當然不是閑得無聊,來當面瞻仰這位大英雄的人。
“鄭大人!實不相瞞,在下有壹事相求。”
與其他穿越者,讓鄭和給自己收集什麽煙種或者珍寶的圖謀不同,王宇只想讓他路過爪哇和蘇門答臘的時候,幫自己找壹找金雞納樹而已。
“鄭大人!這裏有壹份植物彩繪圖,以及壹份參考的海圖,希望大人盡力為我找回那金雞納樹。”
王宇大致給鄭和說了壹下金雞納霜的作用,自己還給他壹份有價值的植物彩繪圖,還請他收集種子。
雖然王宇手裏已經有玉米種子和土豆種子,但糧食多樣化,能保證受到蝗蟲等災害的時候,不至於全軍覆沒。
再說回金雞納樹,從樹皮裏提取的奎寧可以治療瘧疾,要知道王宇要征服大明周邊十五國,東南亞的山林,是絕對繞不開的戰場,壹些藥物就十分有必要了。
雖然奎寧的副作用有些大,但耳鳴頭昏,也總比比丟了性命好吧!
另外,王宇帶來《土法化工原料制備》裏,還有獸用土黴素的簡易制造方法,只要粗麩皮、雨水、洋菜就可以制作。
雖然土黴素的效果不如青黴素高效,但架不住它是最容易制造的廣譜抗病原微生物的“萬能藥”。
只要是微生物引起的疾病,基本什麽都治,什麽都有些效果。
反正古代人對這類抗生素的抗性小,大不了加大劑量就是了。
還是那句話,壹些副作用和死亡比起來,已經好太多了。
最主要的是,和青黴素比起來,土黴素制造方式簡單,不容易失敗。
不計較什麽純度的話,就像堆肥壹樣,能制造大量土黴素。
拜托完鄭和找金雞納樹,以及壹個糧食種子後,王宇給他壹份現代海圖,以及壹萬兩銀子作為謝禮。
英雄也是要討生活的嘛,王宇也算是為航海事業做壹份貢獻了。
等鄭和沒了,這支大明寶船艦隊王宇也不準備荒廢,至少可以用來跨海遠征倭國。
待到王宇回太子府時候,太子妃突然湊了過來,將他拉到角落談話。
“宇兒!瞻基要大婚了,小姨盡快把妳的婚事,也定下來吧!”
原來是年關將近,老爺子已經正式冊封了朱瞻基為太孫,提前定下了隔著壹代的繼承人。
再過些時日,遷都順天的計劃就要開始了,太子朱高熾壹家自然也要動身。
老爺子催促著小朱趕快選妃完婚,留下子嗣,想帶這朱瞻基這個好聖孫去北征壹次,好好教導他。